云法律>其他案例>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一周年了,目前成效如何?

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一周年了,目前成效如何?

时间:2020-7-5 9:03:12>跟律师谈谈<

   2019年7月1日,上海出台了“史上最严”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成为全国第一个实行垃圾分类的城市。随后,北京、山西、苏州、德州、江门、内江等6地成为实行垃圾分类的新成员。除此之外,包括武汉、南京、济南、哈尔滨等在内的10个重点城市,也将在2020年底前加入垃圾分类的行列。

   作为垃圾分类的先行城市,一年过去了,目前成效如何?对上海市民产生了哪些影响?

   对此,腾讯新闻在知乎发起提问“上海「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一周年了,目前成效如何?产生了哪些影响?”,不久后,我们收到了众多上海市民的亲历解答(吐槽)。

评价一:“史上最严垃圾分类”,以前吐槽,现在成为习惯

@燃然

   我以我身边人为例,我认为执行的非常好。

   我妈会在规定时间内催促我和我爸快点吃完东西,因为她要去扔垃圾,过了时间垃圾站关门,我家的湿垃圾就得在家里发酵。尤其像现在是夏天,我妈会因为湿垃圾今天没扔掉,骂我和我爸一晚上。我还好,难得回上海。我爸说我妈现在已经把晚饭时间提早到5点开饭。

   所以常常有这样的画面,我们吃东西的节奏紧跟着垃圾站点的步伐,我妈掐着时间点开始收饭桌,要是我们还没吃完,她会恨不得叫我和我爸坐在垃圾站门口解决饮食问题。

   同样执行力度很强的还有我姑姑,我姑姑经常逼迫我姑父把剩饭剩菜全吃了,因为我姑父晚饭时都要喝酒,悠哉悠哉,但垃圾站7点半就要关门。有次我姑父眼看着还有一大碗汤,实在是不想吃了,我姑妈仍然不妥协,叫他把干的全滤出来吃掉,汤水她可以倒水槽里。

   你们看史上最难管的上海老阿姨们都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垃圾分类,所以成效一定显著。

@大大星

   我认为上海的表现值得90分以上的高分,也为全国做了很好的表率。

   我记得刚开始垃圾分类时,朋友圈铺天盖地的段子,比如说倒垃圾时被阿姨灵魂拷问,你是什么垃圾?小龙虾到底可以分为多少种垃圾?等等类型的段子。开车时广播里聊的最多的也是垃圾分类,但调侃之余更多的是科普。说实在的刚开始大家其实都是迷茫的,那么多垃圾到底咋分呀,但我身边的人,不管同事呀还是邻居,即使刚开始吐槽一下,也是会不断摸索自己去分类的。吐槽可以理解,毕竟之前一个小区很多垃圾桶,大家丢起来很方便,垃圾分类后集中在某个地方了,并且限制时间,所以肯定会不习惯的。但不得不说上海这座城市整体素质很高。没过了几个月,基本就没人讨论了,那是因为大家已经当成一种生活习惯了。

为上海点赞!

   可见,上海的“史上最严垃圾分类”在一年来已经逐步将观念和习惯植入人心,也获得了部分市民的认可。

   但是,作为“垃圾分类”城市先行者,在具体的执行上真的有那么人性化吗?。

评价二:小区的政策落地很奇葩

@超级玛丽

   执行初期明显感觉到街道的政策执行者在制定执行方案时严重脱离实际,好在在后续的执行过程中不断纠偏,让扔垃圾这件事又能重回正轨。

   说说我们小区的政策落地方式和槽点,以及后续的纠偏方式。

1. 纸上谈兵的垃圾桶布置

   垃圾分类前我们每个楼层的垃圾间有2个桶,基本除了周末2个桶的容量完全可以容纳整层的垃圾。然而新政实施前物业宣布要撤桶,在整个小区规划了4个垃圾集中回收点。

   楼层垃圾间的垃圾桶粗略算了一下,按原来的配置小区有近千个垃圾桶,而所谓的垃圾回收点每个点只有4个和原来大小相仿的桶。也就是说原来1000个垃圾桶承载的垃圾量现在要16个桶承担,这难道是机器猫的口袋吗,多少东西都可以扔进去?

2. 华而不实的垃圾回收点

   然后更骚的操作来了,让人期待的垃圾集中回收点像早餐车一样被推进了小区。这辆以为自己很美观而置实用于不顾的小车配个不锈钢罩子,外带一个小卷帘,缓缓升起的小卷帘后藏着4个据猜测应该很能装的塑料大桶。

   忍不住给它美颜的垃圾回收点关键这车不仅外形像早餐车,限时服务也像。原来在小区可以方便地找到垃圾桶随时扔垃圾,现在还要看帘子是否拉开,垃圾桶是否在营业时间。

3. 无处安放的狗屎

   接下来就是对铲屎官的一万点暴击。分类前小区里有若干专门盛放狗屎的桶,狗子拉屎的时候捡起来就近找桶扔简直不要太方便。然后新政来了,狗屎桶没有了。看到小区物业用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的方式拆桶时,我的心隐隐作痛。

   铲屎官最喜爱的桶专用桶不光没有了,狗屎还属于什么垃圾都不算的三无产品,我连去早餐车扔狗屎的资格都没有。于是每天的流程变成拎一袋狗屎回家,把屎丢在马桶里冲掉,再把袋子丢到干垃圾桶里。然而事实是更多的人理所应当地不捡狗屎了。

   好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实果断光速打脸。原本为了卫生环保的垃圾分类实施以后小区反而失去了原先的秩序与整洁,对于居民来说更是平添麻烦无数。

   于是物业又不得不重新调整了实施方案。原来楼层的桶又不撤了,分成了干湿两个。早餐车营业不营业已经不重要了,基本就是一个摆设。而狗屎桶又默默地装了回去,又可以开心地捡屎了。

   其实垃圾分类本是好事,但是如何便捷有效的实施应该是每个基层工作者仔细考量的。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上海“史上最严”垃圾”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