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荡四十年——改革开放看浙江
绍兴柯桥在改革开放中崛起,被誉为“托在布上的城市”。
进入新时代,柯桥抢抓“一带一路”机遇,开始向“国际纺织之都”迈进。
在柯桥纺织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意大利设计师李德妮正在构思她的新作品。今年5月,柯桥启动中欧时尚梦工厂项目,首批20家欧洲企业入驻。
“这里有高科技的企业,为时尚设计提供最好的原材料。我们带来意大利的时尚元素,共同合作来创作更好的产品。”
11月16日,在遥远的米兰,柯桥与这座“世界时尚之都”签署友好交流合作备忘录。依托这块“布”的集聚辐射效应,两地间经贸、旅游、文化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深化。
这块“国际化”的布是由30多年前一条自发形成的“河边布街”孕育而成。
在柯桥老街,今年50岁的沈炳法踏上一座名为“柯桥”的小石桥,讲述当年自己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场景。
80年代初,踏着改革开放的浪潮,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绍兴纺织工业异军突起,纺织交易也如同雨后春笋般繁茂起来。大批乌篷船载着客商在船上看样订货,河边的街上、104国道两旁川流不息。
“现金交易,十块的,一蛇皮袋一蛇皮袋,全国各地的人,人挤人,那个时候生意交易就这么火爆。”
为规范市场秩序,1988年10月1日,多功能封闭式的“绍兴轻纺市场”开业,4年后,更名为中国轻纺城。
2000年开始,中国轻纺城大力建设中部国际贸易区,从传统的一家一户摊点式的交易模式改造为公司化交易模式。同步进行的城市建设,用6年左右时间建设100幢左右高层商务大厦、企业总部大楼,则为布商开展国际贸易构筑了成长空间。
布商陈振国:
“国际贸易中心繁荣起来,政府下了很大的功夫,我们经常到外面去参展。贸易金额逐步壮大,以前一两百万美金,目前做到1000万美金左右。”
2008年国际金融风暴席卷全球。为了应对纺织产业出口的下滑,柯桥开始摸索科技创新和时尚创意的“双创”之路。中国轻纺城创意产业服务中心主任徐舒:
“在规模上面,产业已经做到了楼层的天花板,想要更上一层楼,就是要从前端加强科技创新,后端依托于创意设计。设计服务产值达到了两亿多,它带动下游的服务对象产生的销售有240亿。”
而今,中国轻纺城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纺织品交易中心,全球每年1/4的面料在此成交,市场成交额达到上千亿元。柯桥外贸经营出口从 2000年的5亿美元增加至 2017年的101亿美元。柯桥区中纺CBD建设办副主任宋坷臻:
“以时尚科技加人才三驾马车来拉动整个轻纺产业进一步向上游发展。比如说建立东方米兰国际时尚展集中发布中心,纺织企业未来向服装类时尚类发展,打造一个服务的平台。”
改革开放以来,从河边布街的一块坯布,到梦工厂的一件高端成衣,从“马路布街”跨越到“世界布市”……“托在布上的城市”柯桥去年全区人均GDP达到20万元,位居全省第一,实现由一个小镇到一座新城的飞速跨越。
柯桥区委书记沈志江:
“沿着一带一路,我们现在在搞展会。我们通过设计的集聚,会展的提升,把原来印染加市场这个格局拉高一个层次。我们提出月月有会展,天天可时尚。我们到年底,希望引进一百家欧美的设计单位。”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婚姻律师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