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6日,网易与阿里巴巴共同宣布达成战略合作,阿里巴巴集团以20亿美元全资收购网易旗下跨境电商平台考拉。同时,阿里巴巴作为领投方参与了网易云音乐B2轮7亿美元的融资,但网易仍对网易云音乐绝对控股。
在线音乐软件行业的历史,几乎和互联网存在的时间一样长。而作为在线音乐领域第三极的网易云音乐,相比其他几位老大哥(QQ音乐、酷我、酷狗),则是绝对的后起之秀。
2013年,网易云音乐发布。在当时,具有前瞻性的行业企业已经开始意识到版权的重要性并着手布局,比如腾讯音乐,早在2012年就提出要打击盗版,并在2013年联合了数7家唱片公司,组建“数字音乐维权联盟”,同时,组建专业维权团队,开展正版维权行动。
而彼时正处于发展初期的网易云音乐,则还在产品体验,社区氛围,差异化优势等产品层面重点发力。
欠下的债终归是要还的。
2015年,“最严版权令”推出后,各家音乐平台一共下架了220万首的未经授权音乐作品,索尼音乐娱乐中国和台湾地区首席执行官周建辉说:“政府在10年之后,终于向数字盗版出了重拳。”而这一年也被称为是中国数字音乐元年。
从那天起,网易云音乐的用户眼睁睁看着自己歌单上的音乐一首首灰了下去(下架),尽管良好的UI,优质的评论区和小众且高格调的音乐推荐曾经强烈吸引着他们,但核心版权的流失(周杰伦等大众流行),则使得大批粉丝不得不转投竞对的怀抱。
相比早年间的互联网蛮荒时代,几名毕业生在车库里捣鼓出一个产品就可以在网上大卖并成就亿万富翁的传奇故事永远不会再有了,而靠着产品优势强势突破的模式也很难在这个时代长久走下去。随着商业化进程加速,资源战,体系战,战略协同已经逐步成为当下的主旋律。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易有些跟不上了。
事实上,早在2016年腾讯通过合并及资产置换股权等一系列操作将海洋音乐集团(酷我、酷狗)纳入腾讯系后,在线音乐领域的战事就已经结束了大半。而今举目望去,市场上仍有竞争力的不过就剩两个半:网易云音乐,腾讯系,外加百度音乐(重点着力于原创音乐人,线下Livehouse市场等泛音乐领域)。
而网易云音乐死又不肯死,冲又没钱冲的状态,一度使这场战争变得拖沓无味。
在牵手阿里之前,网易云音乐的处境多少有些尴尬:烧钱烧不过,放弃又舍不得。同时一并尴尬的还有网易云音乐的用户们,一方面酷爱网易云音乐的社区氛围和产品逼格,而另一方面则留在这没有歌听。
而此次阿里7亿美元的投资,不仅是阿里在音乐产业投钱最多的一次,也是网易云音乐有史以来拿下的最大规模投资。
据虎嗅报道,此次阿里7亿美元投资,占股比例将在10%左右,如果这一数字属实,那么网易云音乐的此轮估值将达到70亿美元左右,对比此前网易云音乐B轮融资之后的估值35亿美元,不到一年时间,估值翻了一倍。
更重要的是,子弹的充足供应也使得网易云音乐可以迅速补齐自身的短板,使其从近年来一直弥漫着的生存危机中解放出来,从而在以“云村”为代表的音乐社交领域中释放出更大的竞争力。
世事如棋,有人为棋子,有人为棋手。
对网易这家历来不想在战略上耗神太多的企业来说,此次同阿里集团的战略合作绝对是一件好事。布局的事交给愿意布局的人去做,而死磕产品细节,化身为剑,在与用户距离最近的地方搏杀,也许正是这家产品驱动的企业所求。
(注:本新闻来源腾讯网)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云法律网 律师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