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企业案例>11月底前全国携号转网 你会放弃中国移动吗?

11月底前全国携号转网 你会放弃中国移动吗?

来源:云法律网站时间:2019-5-17 9:18:18>跟律师谈谈<

   5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11月底前在全国全面实施“携号转网”,这意味着比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年底前在全国实行携号转网,进度又提前了一个月。

   什么是携号转网?对你有何影响?全面实施后,移动用户会大量流向电信和联通吗?

携号转网时间表提前

   携号转网,即“号码携带”,是指用户在不换手机号码的前提下,更换不同的电信运营商。

   工信部推进这项举措,是为了让三大运营商充分竞争,给用户带来便利。此前,用户转网必须换手机号,而在“手机号绑定一切”的时代,换手机号意味着银行卡、微信号、邮箱、所有的APP都要重新绑定,这项工作十分耗时耗力,多数用户为了“保号”而放弃转网,这导致三大运营商各自地盘相对稳固,改善服务、降低资费的动力不足。

   国际电信联盟曾把携号转网看作电信业有效竞争的标准之一,截至2011年,全球有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实行了携号转网。其中,新加坡是最早实行号码携带的国家,早在1997年就已引入。欧盟则要求各成员国在2003年7月25日前必须实行,美国FCC也要求运营商在2003年2月4日正式执行,韩国和日本则分别于2004年1月和2006年10月开始引入号码携带。

   中国的携号转网进展相对缓慢,2010年11月,第一批携号转网试点在天津、海南启动,2014年9月,试点增加了江西、湖北、云南三省。目前,携号转网仍处在试点阶段。

   2018年两会期间,工信部副部长罗文在回应“携号转网”问题时曾表示,携号转网工作一直在积极稳妥推进当中,在实际试点操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技术困难,在全国范围实现至少要到2020年。

   这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表态,意味着携号转网的进程将加快。

为何推进缓慢?

   携号转网试点已经8年,但成功转网的用户很少。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转网手续繁琐,有用户曾在网上吐槽,花了四天时间,跑了三趟营业厅才成功转网。

   2018年12月1日起,天津、海南、江西、湖北、云南五个试点地区共同推出携号转网新业务受理流程,用户只需要发送短信就可以查询和申请携号转网,最后凭授权码到营业厅办理,1个小时内即可正式转到新的运营商,操作时间大幅缩短。

   另外,运营商不积极,设置种种障碍增加转网难度,也是携号转网推进缓慢的原因。比如,中国通信院刊文称,新闻报道中天津某运营商对号码携带的申请条件做了六点限制:第一是非实名制手机用户;第二,用户与携出方有话费纠纷,欠费或账务不清;第三,用户与携出方签有在网协议,且在网时间未满;第四,申请业务的号码为已停机;第五,SIM卡被偷或SIM卡丢失的情况;第六,由于携出方网络故障而导致携出方无法受理该申请。“如果说前五条规定有充分的依据,这第六条显然给了移出方运营商故意拖延乃至拒绝办理的理由。”该文作者表示。

   对于此类现象,今年3月,工信部发文要求,深化“携号转网”业务规范办理,不得擅自增设办理条件、人为设置障碍,不得利用“携号转网”实施恶性竞争行为。

   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深入做好携号转网准备工作时,同时强调“严查擅自增加办理条件等行为”。

   此后运营商再设置人为障碍“挽留”用户,恐怕没那么容易了。

   携号转网还存在其他障碍,上述电信从业者表示,“现在很多运营商都把宽带和电话号绑定,携号转网的时候,这部分用户也很基本上动不了。”

   利好弱势运营商?

   “如果可以携号转网,你会放弃中国移动吗?”

   这一问题在知乎上有175条回答,前几条高票答案均在“讨伐”中国移动的资费和服务,有用户表示一旦携号转网启动,立刻办理。

   对于很多人来说,手机号不仅是联络方式,更是一种情感记忆和身份象征。这种情况在移动用户里尤其明显,因为中国移动占据着中国最早一批“138”“139”号段,就如同6位QQ号一样,自带优越感。“手机号用久了就像是自己的老朋友,估计梦里有人问都能一字不漏说出来,肯定不舍得换。”一位中国移动16年的老用户张先生表示。

   直到现在,对于部分用户来说,号段仍然是选择运营商的重要标准,其次才考虑信号、网速、资费、网点密度等其他因素。

   携号转网后,手机号段的区别已抹平,运营商的竞争必将加剧。“现在三家的资费也差不多了,以后比的是服务,比如宽带服务、手机网速、维修及时率等等。”一位资深电信从业者表示。

   多家机构认为,携号转网有利于电信业形成自由竞争的市场格局,利好弱势运营商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

   媒体披露的一组数据支撑了上述判断,截止至2016年12月底,试点的五个省市中共45万用户成功携号转网,其中中国移动转入16.2万转出25万,中国联通转入14.7万转出16.1万,中国电信转入16.8万转出6.6万。

   截至2018年12月底,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数分别为9.25亿户、3.15亿户、3.03亿户,中国移动用户规模查过后两者之和。

   携号转网后,移动用户会大量流向电信和联通吗?答案可能是:No。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张丽曾撰文指出,从国外实施情况看,携号转网在很多国家并未达到“抑强扶弱”的效果。美国和澳大利亚实施移动号码携带后,主导运营商的市场占有率不降反升。而韩国移动号码携带的实施效果比较明显,既优化格局又加剧竞争。这主要是由于韩国监管机构采取非对称管制措施,利用时间差效应来保护弱小运营商。

   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通信信息所杜宏伟撰文称,号码携带使用户在对运营商的不满与对号码的依赖对峙中找到了出口,这种影响对运营商离网率的增加只是暂时的。实践证据表明,号码携带实施的前6个月主导运营商的离网率会有所增加,然后开始趋于稳定,而不是持续不断的增加。以香港为例,在实施移动号码携带之前,运营商每月离网率大概是2.5-3.5%之间,开始实施之后离网率攀升至9-10%,三个月后又回落到2.5-3.5%之间。用户支持号码携带更多的是希望得到一个“公平宽松”的市场环境,而不是真正要去使用这项业务。

   也许,携号转网这件事,信号意义大于实际意义。正如我们对待很多事情的态度一样,我可以不换,但不能让我没得选。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咨询  杭州律师咨询  法律咨询网  公司法 云法律


我们是云法律网,如果您对 “11月底前全国携号转” 还有其它疑问,
欢迎咨询我们全国免费咨询热线:0571-87425686
或者您也可以直接网上预约网上预约立即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