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上市公司爆雷,人们早已见惯不怪,但最近暴雷的康美药业,还是震惊了所有A股股民。4月29日,这家曾经市值千亿的中药企业发布更正公告称,对2017年年报2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更正。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多计货币资金高达299.44亿,金额之大刷新了A股纪录。
因为“财务差错”300亿说没就没了,谁能信?
300亿资金不翼而飞的消息一出,康美药业直接跌停。面对愤怒的投资者和即将到来的监管,康美药业董事长马兴田赶紧发了一份致股东信。
在这封信中,马董事长这样说道,“作为民营企业,我们出现了由于过去快速发展而带来的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的局面,很多薄弱环节在内外部的压力下更加凸显。对于公司治理不完善、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信息披露不规范等问题带来的困扰,我们向所有股东朋友们致以最诚恳的歉意。”
但市场对这份“最诚恳的歉意”并不买账,5月6日开盘,继续跌停。也许在马董事长眼里,300亿没了是因为“内部控制不健全、财务管理不完善”造成的,但在很多业内人士看来,如此巨额的“财务差错”,已经涉嫌财务造假。
为什么这么说?据业内人士介绍,所谓“货币资金”无非是公司现金、银行存款,以及其他可以随时变现的有价证券等,不难清点,也最不容易出差错。
对货币资金的审计,也是最轻松的部分,因为银行配合度较高,且构成简单。很多会计师事务所会安排刚毕业的审计师来审计货币资金这个科目,“这么大金额的货币资金出‘差错’,不可想象。”
在康美药业爆雷前,其“存贷双高”的问题就饱受质疑。所谓“存贷双高”,是指企业存款余额和贷款余额都很高——这显然不符合商业逻辑,因为企业需要为此支付高额的财务费用,而账上却保留大量“闲置”的现金。
康美药业2018年半年报显示,其货币资金余额为399亿元,同时有息负债高达347亿元,在净资产中的占比分别高达119%和104%,呈现“双高”特征。
长江商学院终身教授、上海国家会计学院创办副院长薛云奎认为,之所以有这一奇葩现象,除了公司可能有特殊的金融交易安排外,还有一个可能的原因——公司实际控制人长期利用上市公司作为融资平台,滥用上市公司信用,或公开发债,或向银行等金融机构借款,之后又利用公司控制权,挪用、借用、侵占、转移上市公司货币性资产。
2018年12月28日,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康美药业已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次300亿资金说没就没,到底是真的出了差错,还是故意财务造假,希望监管部门不要仅仅发个问询函,还要赶紧派人进驻核查,别让公司自说自话了。
除了康美药业,还要问问会计师事务所都干什么了
康美药业是否财务造假要查,近300亿货币资金说没就没,审计机构为何没有发现,我们也应深究——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配合企业货币资金造假的可能性不大,如此大规模的“差错”,存在审计机构配合企业造假的可能性。
也许有人会说,康美药业是一家中药企业,存货种类多,向药农采购药材多是现金交易,审计难度大。况且,康美药业的财务状况早就有人质疑,对这种可能有问题的企业,投资者本应审慎投资。
这么说,就夸大了投资者的注意义务。众所周知,受利益驱动,大部分企业都有财务粉饰或作假的冲动。如果投资者看到一家企业公布的财务信息,都要先怀疑一番,然后还得有分辨财务数据是否真实的能力,那为什么还让普通人入股市?干脆规定只有会计专业的人可以投资股市好了。
其实,为了遏制企业的造假冲动,市场早就发明了独立审计制度:一方面,它可以防止企业发生会计差错或造假;另一方面,它可以向投资者提供可信赖的财务信息。
独立审计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础性制度之一。如果没有独立审计,整个经济的运行成本将高到难以想象,投资者也不可能对资本市场放心。
此次康美爆雷,审计人士的共识是,如此大额的差错,或许并非2017年一年铸成,康美药业的过往的财务报表更应被监管核查。
负责康美药业年报审核的,是广东正中珠江会计师事务所。它是康美药业2001年IPO时的中介机构,直至2018年年报的19年间,它一直负责审核年报,对康美2017年的财报,还出具了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
据报道,在这19年间,康美药业累计向其支付的酬金超过4000万元。我们不禁想问,花了这么多钱,连货币资金的真实性都无法保证,是会计师水平太低,还是跟企业勾结一起欺骗市场?
对企业财务造假,必须“严刑峻法”
毫不夸张的说,上市公司通过财务造假收益堪比贩毒,尽管有种种反造假制度,但仍有企业甘愿以身犯险。
因此,打击财务造假历来是成熟股市的监管重点。依靠的手段也不是道德教化,而是严刑峻法。
以美国安然公司为例,安然公司曾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商品和服务公司之一,名列《财富》杂志“2000年美国500强”的第七名,且连续6年评为“最具创新精神的公司”。
2001年10月,一个偶然的因素使安然公司的财务造假浮岀水面,美国证监会立即介入调查。随着调查的深入,安然公司被迫承认了从1997年以来虚报利润6亿美元,并隐瞒了24亿美元的到期债务。
作为负责审计工作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不仅没有发现安然财务报表中的漏洞,其休斯敦事务所还从当年10月23日开始的两个星期中销毁了数千页安然公司的文件,直到11月8日收到美国证监会的传票后才停止销毁文件。
调查结束后,安然公司和安达信受到了极为严厉的处罚:安然公司被美国证监会罚款5亿美元,股票停止交易,公司宣告破产;几十人被提起刑事指控,公司CEO杰弗里·斯基林被判24年徒刑并罚款4500万美元……
而有着89年历史并位列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安达信因帮助安然公司财务造假,被判处妨碍司法公正罪后破产,全球五大会计师事务所从此变成“四大”。
2002年,美国颁布了《萨班斯法案》,从会计职业监管、公司治理、证券市场监管等方面改革重塑了美国企业制度的重要部分,对违规企业的高管做出了轻则罚款、重则坐牢的惩罚规定,2004年以后美国财务造假基本绝迹。
相比之下,中国对上市公司或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就太轻了。韩志国教授曾哀叹,中国股市的财务造假,在世界主要股市中可以说是登峰造极……而顶格处罚60万元、对投资者没有任何损害赔偿、大股东不需承担任何法律责任,都在客观上对上市公司及其大股东形成纵容。
如果真发生了“会计差错”会怎样?长久以来,上市公司出现的“会计差错”大多是在上市公司披露更正公告后,由沪深交易所谴责一下了事。
近年来,相关部门和机构一直在呼吁普通投资者要坚持价值投资、长期投资。可问题是如果企业财务造假长期、大面积存在,投资者连企业值多少钱都不知道,还怎么价值投资?被造假企业坑了,连索赔都困难重重,谁还敢投资股市?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在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