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香甜 竟是因为“加料”
刘某在铁山区某菜场附近经营一家早点店,从2015年开始生产馒头、包子等传统早点。为了降低成本、增加销量,每天在和面的过程中,他随意用手指“挑”起不定量的合成甜味剂加入面粉中。
加了甜味剂的馒头,富有甜味、口感极佳,吸引了附近过往买菜的居民购买,其中不乏老年人、小孩。
抽检露馅儿
被判有期徒刑6个月
2017年9月8日,铁山区食药监局执法人员对刘某的早点店进行抽检时发现,其生产、销售的馒头、米饼含有甜蜜素、安赛蜜,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要求,检验结论为不合格。该局立即进行立案调查,并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
21日上午,该案在铁山区人民法院公开审理。区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徐定伟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区法院院长刘须兴担任审判长。
经审理查明,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早餐店店主刘某在制作馒头等面制品过程中故意使用含甜蜜素、安赛蜜的食品添加剂,已构成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依法判处有期徒刑6个月、缓刑一年,处罚金3000元,三年内禁止从事食品生产、销售相关行业,并在黄石市级媒体上公开赔礼道歉。
后悔不已
店主写下悔过书
刘某当庭认罪服判,并深刻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对消费者表示深深的歉意,并写下了悔过书。
本人因在馒头、米饼里添加了甜蜜素、安赛蜜,对广大消费者造成伤害,在此向广大消费者道歉。经过教育之后,我对自己做错的事,有了深刻的认识,我保证,以后我再也不会犯类似的错误了,正视以后的道路,不做违法的事。
有的人可能会不以为然,甜蜜素嘛,从文字上看好像人畜无害的样子?
甜蜜素的危害
其实甜蜜素是一种非营养型合成甜味剂,其甜度是蔗糖的30~40倍,价格仅为蔗糖的三分之一,消费者如果经常食用甜蜜素含量超标的饮料或其他食品,就会因摄入过量对人体的肝脏和神经系统造成危害,特别是对代谢排毒能力较弱的老人,孕妇、小孩危害更明显。
根据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的规定,甜蜜素可以用于糕点、饼干、面包、饮料、配制酒等20类食品中,但不能用于馒头!
如何鉴别是否有甜蜜素?
没有甜蜜素:食品入口后,舌尖上会直接感觉到甜,甜味来得特别快。
有甜蜜素:入口后要等一会儿才会感觉到甜味,有一个从不甜到甜的过程。在入喉时还有一阵后甜,甜的时间来得特别慢,消失得也慢。
为了赚钱,竟然给馒头“加料”,黑心商家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希望店家诚信经营!!!
(版权声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删除。)
欢迎法律在线咨询 律师在线解答 法律咨询热线 免费法律咨询热线